| | |
已有0網(wǎng)友參與糾錯
法行寺塔為長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30米;外形略呈拋物線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體,上為9層八角形澀檐,每層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龕。頂部于塔剎座上立寶珠形銅座;塔身南壁辟圓券門,門內(nèi)設(shè)方形塔心室,可達第二層;室頂用迭澀磚層砌,造型奇特。九層迭澀密檐頗具宋、金特點,似為宋、金時加筑,但塔身的壁面磚雖經(jīng)多次抽換,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風格。該塔敬有三皇姑。傳說上古時期,汝州有蛟龍作崇,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鐵鏈把蛟龍鎖了起來,并挖一深井,囚于其中,井口上壓一巨石,鎖鏈系于石上,在上邊建寶塔一座鎮(zhèn)壓,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此塔就是法行寺塔。法行寺也因有此塔而俗稱塔寺廟,寺前街道也取名叫塔寺街。2006年,國家文物局批準法行寺塔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法行寺塔位于汝州市市區(qū)東法行寺內(nèi),北面與丹陽觀相望,是法行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代,歷史上曾多次重修,2006年被國務(wù)院確定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據(jù)大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法行寺塔碑記:“法行寺即古之法華寺也,梁武帝時有志公……自范公至今有八百余年,中間修補者屢矣……”。法行寺塔為長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30米;外形略呈拋物線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體,上為9層八角形澀檐,每層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龕。頂部于塔剎座上立寶珠形銅座;塔身南壁辟圓券門,門內(nèi)設(shè)方形塔心室,可達第二層;室頂用迭澀磚層砌,造型奇特。九層迭澀密檐頗具宋、金特點,似為宋、金時加筑,但塔身的壁面磚雖經(jīng)多次抽換,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風格。該塔敬有三皇姑。傳說上古時期,汝州有蛟龍作崇,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鐵鏈把蛟龍鎖了起來,并挖一深井,囚于其中,井口上壓一巨石,鎖鏈系于石上,在上邊建寶塔一座鎮(zhèn)壓,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此塔就是法行寺塔。法行寺也因有此塔而俗稱塔寺廟,寺前街道也取名叫塔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