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頭,又稱為矢、鏃。是古代最早發明的遠射兵器,在古兵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古代戰爭攻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為歷來治兵者所重視。一役之起,若儲備之箭未全,則統兵者寢食難安。《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之事即其一也。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弓箭的發明在萬年前,材質則包含了金、銀、銅、鐵、骨、玉、石、蚌等等,最初的箭頭可能就是削尖了頭的木桿,到舊石器時代己出現了打制石箭頭。新石器時代后磨制石鏃極為發達,出現了能快速磨出邊刃的固定工具,磨制工具的發展使這種消耗性武器能快速大量生產,除了扁平雙翼的型制外,穿透力更強的三棱形也出現了。帶梃鏃的發明則能把鏃頭更牢固的綁縛在箭桿上,骨鏃、蚌鏃這些易得材料也被制成武器使用。在北方草原地區還有制作更為精致的細石器,用玉髓、瑪瑙、蛋白石等壓制、剝制的細石器石鏃色彩艷麗,精美華貴。當初先民們選擇這種材料只是因為寶石的硬度高.脆性大.易于剝制出細小的刃部結構,卻沒想現在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草原文化器物。
進入青銅文化時期,因為青銅材料的寶貴,人們不舍得用青銅大量鑄造這種消耗品,所以戰爭中所使用的還是以石鏃為主,這在考古中己被確認,在古藉中也被記載。史載東北古代民族肅慎族就非常善于制鏃,周武王時曾貢木桿石鏇,武王以為榮,刻”肅慎貢矢”于其上分發于諸侯。但是此時期的青銅鏃制做水平己經十分高超了,以高脊雙翼帶鋌式為主,有的雙翼寬大,上面鑄有精美花紋,還有雙翼鏤空等裝飾。進入春秋,高脊逐漸消失,平脊雙翼、單脊雙翼式成為主流,并且出現了三棱式鏃,在北方地區則多見三翼有銎式。
鏃的這種型制上的變化除去在鑄造工藝上由雙范改為三范是一種進步外,另一重要原因則是士兵防護的加強。早期士兵是無甲胄的,逐步的發展出用牛皮制甲,當冶鐵業極大發達時才有了鐵片甲、鐵鎖甲。普通牛皮甲經過油浸后十分堅韌,雙翼鏃由于阻力大已經很難穿透,形似穿甲彈的三棱式鏃便順應而生。最具代表性的三棱式鏃春秋時為晉鏃,尤其是長身長鋌三棱鏃,通體泛銀光,十分的兇悍。戰國末期的秦鏃也是三棱式,秦俑坑中曾大量出土,邊棱的曲線似現代的彈頭,非常符合現代空氣動力學標準,速度更快也更準確。
從春秋末期開始三棱式鏃鑄造漸多,至戰國時已經成為主流。并且鏃的功用也越分越細,專用箭鏃的出現也日見增多。三棱翼式增加階梯式翼尾成為倒刺,有的共有九倒刺甚至12倒刺,用以增加受箭者的創傷面。有些在三棱面留下凹槽,槽內用來敷毒,這種毒箭一直流行到西漢。因為弩機的發明使用,還出現了鏃頭細小、青銅鏃鋌細長的弩鏃,強弩重鏃使戰爭的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多種戰陣的發明都是圍繞著弩陣展開的。青銅鳴鏑也在此時期出現,但鳴鏑多發現于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中原和南方少有。一種長身帶鋌無鋒刃的鏃也經常發現,一般考古界稱為弋射鏃,研究者認為即是古籍中所描述的在鏃尾縛長繩用來射空中飛禽的,也有認為是古代投壺游戲中投壺用箭,至今未有定論。到了戰國末期還出現了一種大型無鋒刃的、非常厚重的鏇,有研究者認為是用于擊昏對手來捉俘虜的鏃,今從是說。另外,有一種漁獵工具也可以歸為鏃類,其形體較大呈圓柱錐形,尖鋒尖鋌,鏃身相對鑄出一至二對倒刺,有些在末端鑄有環用以拴繩,可以在河海湖邊射大型魚類。此時期的制模工藝非常發達,曾經在山東曲阜看到一堆新出土的,三棱帶翼,型制歸為一類,有些幾乎是同模所出,沒有任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