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描述:高約73.99毫米 厚約2.00 ~2.13毫米 重約16.33克
綱目:一級上 品相:上美品、L13-04-20 三孔布“陽湔”背一兩 2475000成交
注釋:
大型三孔布,錢文應釋讀為“陽湔”,因“前”與“泉”通,“泉”與“原”通,疑讀“陽湔”為“陽原”,即《漢書 地理志》代郡陽原,在今河北陽原縣西南,戰國屬趙(見黃錫全《新見三孔布簡釋》、《中國錢幣》)2005年2期)。 見大小二型布,都系孤品。小者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
三孔布,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它鑄成于先秦,卻在長達2000年的歲月里湮沒無聞,直到清朝末年才首次被發現,因首部和兩足各有一孔這一明顯特征,故為金石學家定名“三孔布”,或“三竅布”,因存世極稀,被奉為頂級珍品,這一高貴地位直至今天也一直為業界公認,但關于三孔布的國別和鑄期,卻一直議論至今,沒有統一意見,這更增添了三孔布的神秘性。近年三孔布新品的發現及在拍賣場上的極佳表現,使得這一古老幣種再次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那么三孔布究竟鑄于何時,為哪國鑄幣?筆者學識有限,僅將目前學術界已有的四種觀點及其難以解釋的部分整理出來,供讀者參考。
(一)根據三孔布背面為銖兩計重,部分學者認為是秦國所鑄,因為僅有秦國鑄行過以銖兩計重的貨幣,至于形制類似趙國布幣,則進而推為秦滅趙過程中在趙國城邑所鑄,時間在戰國晚期。這一論斷目前學術界認可者較少,其一,三孔布形制、文字均為三晉風格,以秦政權強勢的特點,它應該不會允許用被征服國的幣制和文字來鑄錢;其二,三孔布地名多分布在趙國東部,秦滅趙的過程應是自西向東,而不會自東向西,舍近求遠;其三,從考古發現看,其他國家也曾使用過銖兩制,不過可能沒有在錢幣上體現出來。
(二)根據三孔布地名大多位于戰國早、中期中山國疆域內,部分學者認為應為中山國鑄幣,但也有不易解釋的地方:三孔布地名除中山國外,還有趙、魏國二國城邑,而且個別城邑從未入中山版圖。
(三)根據三孔布酷似趙國圓足布,且三孔布地名在戰國后期多屬趙,故推斷為戰國晚期趙國鑄幣,這一論斷目前錢幣界接受者較多,但也有兩點不好解釋:其一,三孔布不但形制類似圓足布,重量也接近,故與圓足布當處于同一時期,根據貨幣減重這一自然規律,戰國晚期趙國通行的是輕小方足布,且基本已沒有大、小二等制,若此時鑄較重的三孔布,僅兌換就是問題;其二,部分地名也一直未曾入趙國版圖。
(四)著名先秦貨幣專家、古文字學家黃錫全先生根據以上論斷,加上自己的考證,曾大膽提出“魏鑄說”的觀點,認為三孔布當為公元前406年,魏借趙路滅中山后,在原中山領地,加上部分魏邑及借道的趙國城邑,參照趙國圓足布形式,鑄行的“紀念性”貨幣,且三孔布大、小二等重量接近魏半釿、一釿橋足布,也符合戰國早、中期這一階段。這一觀點能夠解釋諸多關于三孔布形制、地名及鑄量等問題,但究竟是否如此還有待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
目前發現的三孔布種類約37種,“陽湔”即為這一家族中的一員,面文寫作: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陽”字的釋讀沒有問題,關鍵是第二個字,早期釋作“渝陽”,應誤,古文字學家李家浩先生認為應釋“陽湔”, 或因“前”與“泉”通,“泉”與“原”通,疑讀為“陽原”,在今河北陽原縣西南,戰國屬趙。黃錫全先生認為或因“前”與“晉”音近假借,可讀作“陽晉”,在今山東鄆城縣西,本屬衛,后屬齊,又屬趙,據《史記?廉頗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
“陽湔”三孔布早期僅發現小型背“十二朱”一種,系孤品,現藏天津歷史博物館,大型三孔布“陽湔”背“兩”為近年新發現,早年為日本藏家秘藏,拓片收錄《華夏古泉價格圖錄》,背首有數字“十五”,文字清晰,紅斑綠銹,高74mm,厚約2mm,重約16.3g,保存完整,品相甚佳,它的發現為中國古錢幣又添一大珍。
是品三孔布于2013年4月現身華夏古泉網聊天室語音拍,編號20號,為該品種首次登陸網拍,經過近20分鐘的激烈競價,最終以247.5萬元人民幣成交,刷新了中國古錢幣網絡交易記錄。在“網拍”這一新的藝術品交易模式迅速發展的今天,珍品的高價成交,不但為市場增強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在高端藝術品市場,“網拍”已足與傳統大拍平分秋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模式將在藝術品交易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