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臺是1996年出廠的。”村干部查看車輛銘牌的話音剛落,一連串的“咔嚓”聲響起,把史全有和他的老伙計定格在2024年11月22日13時58分。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史全有今年72歲,是汝州市臨汝鎮東營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身邊的老伙計——東方紅拖拉機(推土機),是他在1995年3月17日當選東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后買回來的,為東營村的生產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最基層的組織,村委會是中國農村最基層的群眾自治組織,在這兩個崗位上,史全有一口氣奔跑了近30年,若按一個人的生命階段,那正是“而立”之年。
在這近30年中,史全有帶領村“兩委”把一個曾經出過鄭州“1.26”某公司特大持槍搶劫案及其他重案主要罪犯的村莊,建設成為全國敬老模范村、全國婦聯基層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生態文明村、河南省衛生村,2023年創建為“五星”黨支部,村集體經濟純收入突破150萬元。史全有也獲得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并成為第十一屆河南省人大代表。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當時接到通知回來參加村支書選舉,我沒想到會選上。”史全有說,那一年他43歲,正帶領施工隊在連霍高速參加修建鞏義服務區。出乎意料被選上后,他對自己說,那就回村好好干3年,但沒想到3年變成了馬不停蹄的30年。
周流長今年80歲,原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在他的眼里,史全有是一個有思路、有闖進,有超前意識的人,否則,哪能帶動有1500多戶人家、7600多號人的東營村?
的確如此,當了5年空降兵復員回村后,史全有就去了洛陽,一門心思撲在了工程承包建設上。得益于綠色軍營的淬煉和市場的磨礪,史全有的性格既堅韌,又靈活機智善于發現機會和商機。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眼光向外抓招商引資。1998年前后,千方百計爭取鐵路部門在東營建設鐵路貨場并組建裝卸隊;2009年9月成立汝州市東營農機專業合作社;2009年多次趕赴省城招商引資在東營村建成汝州市湘汝食品廠;與中鐵鄭州局洛陽車務段合作,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招工驛站?五星工坊”助力靈活就業。
數據顯示:鐵路貨場每月配送建筑石料等物資6.4 萬噸,帶動就業30 余人,僅此一項每年就為村集體增收 120多萬元;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從種到收“一條龍”服務,本村村民只需支付油錢;依托湘汝食品建設的“大福樂?五星工坊”,帶動本地300余人務工,年人均增收3萬元,每年90%的糧食實現內銷,與匯迪面業、天潤雪面業強強聯合,形成了特色產業鏈和特色產業優勢。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眼光向內抓和美鄉村、鄉風文明建設。經濟之治在鄉村發展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發展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保障。集體經濟產業興旺之后,史全有和村“兩委”一班人,把心思用在了和美鄉村、鄉風文明建設上。
飲水安全工程覆蓋率達100%,戶廁改造普及率達90%,投資12萬元建成水沖式公共衛生間2座;全村道路實現高標準硬化,安裝太陽能路燈272盞,主干道鋪設下水道與鎮區污水處理廠連通;新打機井50眼,修建水塘1座;全村栽植綠化26000棵,全村6770畝耕地實現“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渠相連”,旱澇保收。
東營村的文化大院是全省第一家,依托文化大院組建的戲曲文化合作社、秧歌隊、腰鼓隊和銅器社經常舉辦活動,東營村籃球隊還曾赴鄭州參加全省農民籃球賽事。
在東營村,最讓史全有掛牽的是60歲以上老人,及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生娃。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對長者,每年兩次免費體檢,直至春節為90歲高齡長者發放1200元慰問金;對學生娃,自2021年以來連續為考上大學,或碩士、博士的學生發放獎學金,2023年開始為參加中招考試的學生每人發放500元生活補助費,減輕他們家庭的負擔,促使他們心無旁騖的學習。
在紅白喜事處理上,東營村人也受益于史全有的超前意識,而比其他地方的村民輕松。1997年,在史全有提議下試行了一年多的《東營村紅白理事會章程》正式落地,從此東營村的這兩樁人生大事,有了規矩可循。
“史書記想事干事首先考慮的是群眾的利益。”東營村第一書記周平平說,村里的老人現在最發愁的是,“他不干了,誰來干?”周平平今年33歲,是土生土長的東營村閨女,2023年5月被鎮黨委選派駐村,她的話很有代表性。
史全有說:“當干部,只要心正,不貪不占,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