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如何適應變化與育人模式變革
作者:劉志軍,系教育部教育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指委考試命題專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副理事長,河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新高考”改革實施8年來,在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和高效精準選拔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新高考”改革倒逼高校對接新要求,提升招生選拔能力,優化專業結構設置,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
一、“新高考”要求高校積極銜接高中階段教育
“新高考”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普通高校招生選拔體系,選擇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學生高中選科和未來報考專業緊密相連,這就對高校更早介入到高中階段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一)科學規劃選科方案。落實教育部提出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高校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合理設置選考科目,保證高校人才選拔效率和培養質量。在數據測算基礎上,充分論證選科方案與人才培養的匹配度,形成符合各高校自身實際的招生選科方案。
(二)及早公布選考科目。高校應明晰人才培養規格和選拔標準,及時追蹤與評價學科、專業錄取要求與考生知識結構匹配的效果,以學科發展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探索大類招生模式,提升高校生源質量。高校應當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學科發展的定位提前精準制定并公布報考相關專業的選考科目,積極落實選考科目引導機制,將其作為高校招生工作由“被動收檔”到“前置引導”的主動作為。
(三)積極引導合理選科。加大高校與中學招生、培養環節的銜接,主動搭建平臺,促進高校與中學的銜接。定期組織大學教師或畢業于本校的大學生舉辦相關專業介紹的講座。設立校園開放日,組織高中生到高校深度參與學術體驗和專業感知活動,直觀了解高校專業設置,提高專業認知,減少學生選科的盲目性。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興趣愛好和未來規劃,做出合適的科目選擇,減少功利性和盲目性。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需加強學科專業建設
(一)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新高考推動高校重新審視學科專業優勢,要堅持“撤、增、鍛、塑”并舉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積極發展新興專業,改造提升傳統專業,打造特色優勢專業,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相匹配優勢特色鮮明的專業體系,以專業特色彰顯辦學特色,提升高校在招生錄取中的競爭力,以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同時完善本科專業建設質量監測評估評價機制,加強對專業的動態評估,對沒有優勢或者沒能辦好的專業堅決取消,通過專業“健身計劃”實現專業的動態調整,突出優勢專業的競爭力。
(二)加強專業內涵建設
各高校要結合自身優勢和發展定位,聚焦服務面向,積極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提高學校相關專業的辨識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避免專業同質化現象;在原有專業基礎上開設新興的、跨學科多領域交融的、富有區域特色的專業方向,促進招生與專業建設間的良性循環,增強專業的吸引力。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要順應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學生知識結構和育人生態的變化,主動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徹底變革相應的教學及管理制度以適應和保障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完善專業分流、轉專業等制度保障。高校要進一步提升選考科目與專業學習要求的匹配度,提升學生知識基礎和專業學習的匹配度,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積極探索實施大類招生培養,完善專業分流和轉專業等相關規定,給學生更多選擇權,真正建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習結果為導向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
(二)優化課程體系,夯實學生學習基礎。高校要根據新高考生源的特征,優化培養方案,提升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系統性,根據學生學習規律、知識傳播規律合理設置課程模塊和教學梯度,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便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避免給大學生專業學習帶來困難。可增加通識課程的比例,擴大選修課范圍,增設相關選修課、銜接課、先修課等,夯實學生學科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三)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實現因材施教。高校應利用學生生源的多樣化,營造多樣化的校園文化。建立健全學分制,建立完備的選課機制,給學生彌補知識結構短板提供充電條件。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教學平臺,最大可能滿足學生專業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積極探索分層教學、小班教學等教學策略,在學生培養方面力爭實現因材施教。
相關鏈接:
復旦大學、河南大學招辦主任解讀河南高考綜合改革
3位知名高中校長解讀河南高考綜合改革